本科教学

本科教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本科教学 > 正文

永利皇宫463cc在线教学案例:“分析哲学”线上课程体验分享--李大强老师

日期:2020-05-06 点击数: 来源: 永利皇宫463cc

受疫情影响,本学期“分析哲学”课程在线上进行,迄今运行过半,师生体验良好。应邀分享如下。

 

1. 教学平台选择

 

可供选择的教学平台有两类。

官方推荐的平台是专业的线上教学平台,学习通、雨课堂、智慧树等等。

另一类是线上会议平台,包括腾讯会议和钉钉。

选择哪一类呢?“柴郡猫原理”(Principle of Cheshire Cat)是指针。

在《爱丽丝漫游奇境》中,爱丽丝走到一个岔路口,问猫咪我该走哪一条路?猫咪说,这取决于你想去哪儿。爱丽丝说我去哪儿都无所谓猫咪说既然你都无所谓,那么你一条路都无所谓

目标决定路径。我的目标是完成教学工作,这个目标对平台的要求是:简单易用,稳定可靠。

专业的线上教学平台提供种种辅助教学功能,考勤,测验,录课,回放,上传资料,分班,等等。这些功能的首要效果是,增加了师生的成本。我需要好用的工具,不需要复杂的工具。平台功能大而全,一上课就“卡”“堵”,这么多功能有什么用?

授课内容涉及逻辑推演,白板是必需的。一位同行的解决方案是,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“屏幕白板”功能。这种方案的缺点是,需要通过鼠标或触控板在屏幕白板上勾勾画画,而鼠标和触控板的笔尖精度都很有限。于是,这位老师用圆珠笔的笔芯DIY了一支电容笔,以电容笔在触控板上操作屏幕白板。动手能力令人佩服,但在“简单可靠”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我的解决方案是在墙上钉一张白板纸,加一个笔记本电脑支架,以腾讯会议直播,以微信群联络,充分体现柴郡猫精神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2. 线上优势

 

课程从传统课堂移到线上,变的是“渠道”,不变的是“内容”。一个合理的设想是,这种变化不会造成重要影响。令人惊讶的是,某些重要的变化发生了。

在高等教育层次,决定教学效果的根本因素有两条:一是教师的学术能力,一是有效互动。线上课堂提升了互动效率,机理在于,渠道影响师生角色定位。

我对师生角色定位的关注始于十年前的一次经历。我陪一位洋教授在北京国子监游览,见到一组雕塑。雕塑展示的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师生互动模式:员工跪在地上,左手持一本书,右手指着书页中的一行字,向教师提问;教师安坐太师椅中,左手捋长须,右手指天,向员工阐释。

洋教授若有所悟。他在北美W市教书,九七之后,大批华人移居W市,他的班级里出现很多华裔员工。华裔员工的沉默给他留下深刻印象。在北美高校的哲学专业教学设计中,低年级本科课程以“讲授”(lecture)为主,高年级本科课程增加了“研讨”(seminar)比例,研究生阶段课程主要是研讨。在讲授课程中,教师特别鼓励员工发言或提问;在研讨课程中,员工参与互动则是主要的评价指标。这种游戏规则使得本土员工在课堂上特别积极,像打鸡血一样兴奋;而华裔员工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。

最初,洋教授以为,华裔员工的语言障碍导致课堂表现不佳;但是他随即发现,影响课堂表现的根本原因不是语言能力。他猜想,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底层原因。

国子监雕塑显示了传统教育理念:教育的目的不是“成长”,而是“塑造”。成长与塑造的差别在于,前者是主动的,而后者是被动的。成长型教育培养“成人”,而塑造型教育培养“工具”。

“玉不琢不成器”,这句古训揭示了传统教育的目标——培养“器”,而非培养“人”。

在这种教育理念下,员工在与教师互动时,自动地假定了每一个问题都有“标准答案”,而教师的职能就是提供标准答案。当员工面对教师的提问时,员工的策略不是解决问题,而是揣测和试探教师的心思,员工在寻找教师“喜欢”的答案,而不是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。当员工向教师提问时,同样出于“斗智斗勇”“投其所好”的复杂心思。提问的目的不是求知,而是给教师留下良好印象,因此,员工特别担心提出的问题是“愚蠢的”“幼稚的”或“错误的”,特别在意自己的问题是否被教师“喜欢”。

基于如上背景,传统教育理念笼罩下的员工走入洋教授的课堂时,师生双方都感到不适。

当我开始线上教学时,我意外地发现,员工处于高度放松的状态。他们积极地参与互动,不担心自己的提问给教师留下什么印象,不担心自己的回答或评论遭到鄙视。大体上,他们可以想问就问,想说就说。

究其原因,大致两条。一是线上教学的互动有一定程度的匿名性,员工可以躲在“文本聊天”背后,某些员工还可以躲在“昵称”背后,因教师“看不见我”,所以我可以放松;二是员工所处的物理场景是放松的。在传统教学场景中,教室的种种安置和陈设都显示师生之间的不对称关系,员工在这种场景中自动地进入“被动”状态,而在线上教学场景中,员工在自己的主场上课,心态因此不同。

这种变化导致了课堂互动质量的变化,在传统课堂中,难以实现这种放松的互动。

 

3. 后新冠时代兼网课时代的哲学教育

 

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(Michael Sandel)的网上课程“公正”堪称线上哲学教育的典范。这门课是哈佛校史上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,自2005年上线以来,在慕课平台edX上,超过三十万学员选修这门课程;在油管上,播放量更是高达一百二十万。如果把未授权和非英文传播途径考虑在内,这门课的受众人数可能超过五百万。

桑德尔课程给中国的线上哲学教育留下诸多启示。

一个值得留意之处是,桑德尔关注的主题与中国当下的热点问题多有类同。

例如,在疫情之初,由于物资紧缺,某些零售商高价出售口罩,官方则进行严厉打击,引发热议。在桑德尔的课程中,讨论了类似问题。2004年,飓风袭击佛罗里达,许多商家天价出售商品或服务,官方同样进行严打,同样引发热议。

又如,疫情引发舆情分裂,论战各方频繁地诉诸于“爱国主义”,每一方以不同方式阐释爱国。在桑德尔的课程中,涉及了大量的美国社会的舆情分裂,在论战中各方频繁地诉诸于各种“政治正确”的术语和论点,经常藉爱国立论。

尤其值得借鉴的是桑德尔切入这些问题的视角。在商家趁天灾涨价的讨论中,桑德尔没有采取任何一方的立场。他既不支持,也不反对涨价。他梳理了支持方和反对方的理由,但是他对这些理由并无特别的依附(attachment)。实际上,桑德尔的讨论显示了哲学家看世事的基本立场——必要的疏离(detachment)。

桑德尔的惯用套路如下。列举历史上的某个热点问题,就这个问题总结几种典型立场。如果你持A立场,则你在学理上接近于B主义,而这种主义基于C预设,这种预设产出D推论,如此等等;相反,如果你持另一种立场,则你接近于另一种主义,基于另一种预设,产出另一种推论。经过如此演绎,由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衍生出一个复杂的观点之网,诸观点由绵密的论证交织勾结。

桑德尔的方法是哲学家讨论现实问题的最古老的方法。当哲学家开始讨论时,他必须面对一个“真实”的问题。除非这个问题关涉我们真实的生活,除非这个问题让我们陷入真实的困惑,否则,这个问题不值得研究。然而,哲学家必须时刻提醒自己,不可真正地“进入”这个问题。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必须在“局外”,不能投身于具体的某一方,不能持具体的某一种立场。他的探索总是这样的——如果我持某一方,则我预设某前提,导致某结论,等等。他不会说我持某一方。惟其如此,哲学家才能保持“疏离”;无疏离,无哲学。

亚里士多德把众生比喻为奥林匹亚竞技场,哲学家永远在看台上静观,从不下场。桑德尔的网课完美地诠释了亚里士多德的教诲。

新冠阴影下,我们面临许多重要的讨论,这是我们的社会最需要哲学的时代。

有趣的是,桑德尔网课的成功对哲学教学产生了意外的影响。2013年,圣何塞州立大学出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压缩人力成本的双重考量,决定在教学计划中正式引进网课,以取代传统授课。这个决定对圣何塞州立大学哲学系教师的工作职位产生了严重威胁,于是,这些哲学同行向桑德尔提出抗议。抗议的核心论据之一是,哲学教育以对话、研讨和辩论为生命,而桑德尔网课是独白式的,破坏了哲学教育的根基。桑德尔在回应抗议时表示,他的成功危及同行的饭碗,对此他深感不安;然而,对于网课的风行是否破坏哲学教育的根基,他没有表态。

2013年,教师因网课兴起而担心饭碗确有杞人忧天之嫌;7年后,这个问题突然变得真实而紧迫。疫情爆发后,在全球范围内,各个层级的教学运行同步进入线上,我们几乎在一夜之间进入“云教学”时代,残酷的课程竞争已不可避免。

在传统教学模式下,课程(/教师)受到“校园壁垒”的保护。两名教师分别受聘于两所大学,在各自的校园中开始同一门课程。无论A教师的课程有多优秀,他对B教师的课程不会造成威胁。受物理条件的限制,A教师的课程被“固化”在自己的校园内,不会侵犯另一片校园中的同行。从大学经营的角度说,每一所大学都希望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,从理论上说,在课程(/教师之间存在丛林式的“竞争—淘汰”机制。正是由于物理条件的限制,这种残酷的机制仅仅是“理论上”的,没有在同行之间真实地发作。直观地说,正如“贸易壁垒”保护了商业市场中的“弱鸡”,“校园壁垒”保护了教育市场中的“弱鸡”,优质课程(/教师)不会穿透物理校园的限制而吞并劣质课程(/教师)。

云教学模式彻底击穿壁垒。目前,许多大学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直接使用网上既有的网课资源,这些网课通常由名校名师精心录制,质量更佳,成本超低。授课教师把这种安排视为“共赢”:学校和员工享有更好的教学服务,而自己节约了精力和时间。把目光稍稍放远一点,就会发现这种安排的风险。当1门网课覆盖1000所大学时,999所大学的董事长会问:我需要几名教师?

所谓危机,既是危险,又是机遇。新冠危机将如何重塑教育市场?后疫情时代将造就何种哲学教育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